又到了开学季
同学们也开启了全新的旅程
激动之余不要忘记提高警惕
别让诈骗扰了大家对大学生活的期待
网络诈骗呈现高发趋势,诈骗手法不断翻新,同学们要注意!下面为大家整理出了一些经典的诈骗案例,希望大家提高防范!
01
兼职诈骗
对于大学生来说,兼职诈骗往往是最容易受骗的一种方式。骗子会声称有高额薪资的工作,但是在入职之前会要求学生提交押金,然后才可以办理入职程序。这样的诈骗方式,不只诈骗了学生钱财,还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,进一步还会涉及传销等等行为。要认准一个道理,凡事先要交钱的,一定要多思考,仔细分析,不要因一时冲动而上当受骗。
02
校园贷
近年来关于校园贷款引发的问题越来越多,但是校园贷款的巨大商机也吸引了大量的骗子加入。在最初校园贷的基础上,现在有了套路贷、裸贷等等的贷款方式。当然还有很多都是诈骗型贷款。凡是准备借钱的人,最终结果都是钱没有借到,还欠了很多债。希望同学们都能够节约自己的生活费,理性消费,量力而行,而不是通过贷款来给自己增加负担。“贷一次哭一次,哭一次毁一生”。
03
电信网络诈骗
近年来不法分子利用日益发展的通信技术和快捷支付技术,在非接触状态下,设计了花样繁多的骗局,实施电信网络诈骗。引诱汇款、刷单、陌生链接、网恋、裸聊、虚假逮捕令等等。同学们要牢记:“天上不会掉馅饼,网上处处是陷阱”,只有自己做到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,保护个人信息安全,才能做到万无一失。
为进一步扩大反诈宣传覆盖面,提高广大群众防骗意识,国家反诈中心制作了《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》,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了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,揭批了诈骗犯罪手法、解析了典型案例,同时进行了防骗提示。
为进一步提高防诈意识,增强反诈“免疫力”,巩固反诈成果,请全体师生下载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,并开启“预警”功能(具体操作流程请参考以下图片,至少要完成前面三步,才能识别诈骗电话和短信)。
再次温馨提醒:安装后切记不要删除哦!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绝对是一款性价比超高的APP,能有效地守护好你的“钱袋子 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:国家反诈中心App需要进行实名验证!
1.使用线索提供、指尖举报、号码标注功能时,需先身份验证。
2.APP使用时,需要授权手机权限,如“照片访问”“视频访问”“访问短信”“访问通讯录”等等所有权限点击【总是允许】。
3. 诈骗预警权限不开启不能使用预警功能。